@粵語片語料 雖然都解得通,不過寫成「跣」會俾人覺得同腳有關,有啲語境望落怪怪地:
地下好「跣」(描述濕滑嘅狀態) 迪基亞大脚斬出,郎尼跳起向後一「跣」(唔係郎尼叉錯腳仆街,係跳起之後用頭輕輕將波一點,使個波稍微改變方向)冇咗入聲 邊有感情?
-
http://www.cantonese.asia/portal.php?mod=view&aid=809
2015-8-6 18:42| 發佈者: highyun| 原作者: 謝主隆摘要: 粵語入聲嘅作用,當然唔淨只係將「貝克漢姆」、「克林伊斯特伍德」等譯名變爲更簡潔潔嘅「碧咸」、「奇連伊士活」咁簡單。入聲之語言魅力在於能够表達多種特別嘅感覺,令粵語增色不少。 ... ... ...
時時有人話北方官話冇入聲,粵語有入聲,實情乜嘢係「入聲」?入聲係古漢語經已有嘅一類音節結構,調型短而急促。以粵語拼音表示,就係以k、t、p爲音尾嘅字,如「塞」([sak1])、「發」([faat3])、「十」([sap6])。
粵語入聲嘅作用,當然唔淨只係將「貝克漢姆」、「克林伊斯特伍德」等譯名變爲更簡潔嘅「碧咸」、「奇連伊士活」咁簡單。入聲之語言魅力在於能够表達多種特別嘅感覺,令粵語增色不少,玆舉例如下:
急疾感、突然感,如「忽」、「霍」、「猝」等字,聽落又「直」又「促」;
逼迫感、抑鬱感,如「窒」、「戚」、「屈」、「泣」等字,聽落使人頓生悲哭抽噎時嘅凄惻感覺,更聯想到李清照首〈聲聲慢〉;
錯愕感,乾涸感,如「嚇」、「殺」、「酷」、「烈」等字,讀後或聽完,都易令人産生呼吸不順以及喉嚨乾涸嘅反應;
阻隔感、距離感,如「絕」、「裂」、「滅」等字,聽落有「斯物逝去」之感受,若記得〈江雪〉一詩,必有更深體會;
吸納感,包圍感,如「合」、「集」、「貼」、「夾」等字,發音時雙唇緊閉,充滿收藏、容納嘅感覺;
用力感,堅决感,如「絕」、「訣」、「拔」、「奪」等字,只要讀下岳飛嘅〈滿江紅〉,就明白之所以岳飛揀入聲做韻脚,查實係想表達光復河山,絕不妥協嘅决心。
若然呢批入聲字讀成[ji ji],[jue jue],[ji he],[ku lie],[yu jie],就真係好難想像如何「急疾」,如何「决絕」,如何「集合」,如何「酷烈」,如何「鬱結」,之不過,若有朝一日見到粵語冇咗入聲,相信好多人會倍添「鬱結」之感。
-
錯版流傳勝正版 約定俗成邊個啱?
文化台 • sudo • • 粵語片語料 • • 1 2 1556 -
民國單車告白話舊時粵語
文化台 • sudo • • 恆智德 • • 2 21 3815 -
男女異性相吸 電有生熟乾濕
文化台 • sudo • • 恆智德 • • 2 4 1264 -
粵劇溯源眞‧紅船 幾多俗語得流傳
文化台 • sudo • • 恆智德 • • 2 4 2544 -
何謂「行路上廣州」? 仲有半橛係粗口
文化台 • sudo • • 粵語片語料 • • 1 2 1441 -
誰欲埋街食井水? 可憐青樓薄命女
文化台 • sudo • • 舊使用者 • • 2 5 1553 -
舊文+評論重溫:中國大陸的簡體字
文化台 • sudo • 1 1 773 -
子孫後代隨父姓 緊記「老竇」係雅稱
文化台 • sudo • • 恆智德 • • 0 2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