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銀仔[硬幣]簡史(1863-1997 )

  • Citi

    https://cantonesemuseum.blogspot.com/2020/09/1863-1997.html

    香港銀仔[硬幣]簡史(1863-1997 )

    alt text

    香港銀仔[硬幣]簡史

    香港嘅[銀仔],又叫做[硬幣]、〔輔幣〕,而細額嘅銀仔,又俾人叫[散銀]、〔散紙〕、[毫子]、[斗零],重有人叫佢做[碎銀]同[神沙]。銀仔係港元[Hong Kong Dollar]嘅其中一種形式,香港喺1863年至1997年前曾經發行流通過嘅銀仔有:[一文]、[一千]、[一仙]、[五仙]、[一毫]、[貳毫]、[伍毫]、[半圓],而[壹圓]、[貳圓]、[伍圓]、[拾圓]等一般就稱為大銀。

    1841年訂立嘅南京條約,使香港由大清成為英國嘅海外屬地,英國就開始咗香港一百五十六年嘅管治,直至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咗畀中國政府。而刻有[香港]字樣嘅錢幣,就直至到1863年先至出現。喺1861年為咗要同當時清朝國內使用嘅穿窿銅錢互相銜接,港督威廉羅便臣提請英國殖民地部要求鑄造新幣。喺一連串書信往來同埋樣板修改之後,由倫敦皇家鑄幣廠喺1863年用銀同青銅鑄造咗四款硬幣運來香港,共中包括一批外圓內方,貌似清朝銅錢嘅[香港一文]硬幣。
    alt text

    [倫敦皇家鑄幣廠]

    1863年一個法案嘅通過,使香港能夠有自己嘅錢幣,方便當時香港使用。於是香港就脫離咗英國嘅標準幣制,改為以[銀]為本位,發行咗四種面額嘅硬幣,包括[一毫]同[五仙]銀幣、[一仙]同[一文]青銅幣。一仙以上硬幣,一面鑄有維多利亞女皇嘅頭像同英文字[VICTORIA QUEEN],另一面就鑄有年份、英文同中文字面值。而面值最低有個細窿嘅[一文],一面鑄有當時嘅維多利亞女皇嘅徽號、年份同英文字[HONG KONG ONE MIL],另一面就鑄有中文字[香港一文]。至到1866年中文字改為[香港一千],意思即係壹圓嘅千份之一,喺嗰年[一文]就停止鑄造。因為一直唔受歡迎,喺1866年之後[一千]亦停止鑄造。
    alt text

    [香港造幣廠]

    1866年英國皇家造幣廠喺香港銅鑼灣成立咗分廠,喺第一年就鑄造咗五種唔同嘅銀幣。除咗鑄造以前由倫敦供應嘅法定一毫同五仙銀幣之外,重新增鑄造咗壹圓、半圓[伍毫]、貳毫、一毫同五仙等銀幣。呢五種銀幣加上由英國鑄造嘅一仙同一文銅幣,所以香港喺1866年就有七種唔同面額嘅硬幣同時發行。可能因為鑄有維多利亞女皇頭像嘅香港銀元並唔受當時嘅華人歡迎,所以香港造幣廠經過咗短短嘅兩年就喺1868年關門大吉(執笠),而造幣廠入面嘅機器亦被拆卸,轉賣咗去日本。而香港嘅壹圓同半圓銀幣遂亦停止生產。香港造幣廠關閉之後嘅四年間,香港嘅硬幣供應完全斷絕。

    1871年以後,英國恢復鑄造面額較細嘅銀幣運來香港,一仙銅幣亦喺1875年恢復生產。呢啲香港輔幣最初雖然唔被當年嘅華人信任,終於喺清朝嘅南方同開放口岸流行起來。但係由於好多唔同嘅因素,差唔多所有喺1885年以前所鑄造嘅香港銀幣流傳落來嘅就得好少,有啲年份嘅銀幣簡直就係極為罕見。

    1902年愛德華七世登位,香港共發行咗鑄有佢頭像嘅五種面額硬幣,包括銀鑄嘅伍毫、貳毫、一毫、五仙,同青銅鑄嘅一仙。喺呢個時期由於銀價大漲,政府就減少發行銀幣,所以鑄造量就比較少,而喺1905年亦冇正式發行過銀幣,所以呢個年份嘅一毫同貳毫銀幣都成為珍品。
    alt text

    1937年英皇佐治六世登位,兩種純鎳嘅五仙同一毫硬幣開始發行。呢啲硬幣嘅體積同重量都比以前發行嘅稍為大啲,設計又有一種[安全邊],唔使俾人咁唔容易就偽造到。呢個設計一直採用至到1960年代。

    1941年香港開阜一百年,因為英國同日本宣戰,當年鑄造嘅五仙鎳幣同埋一仙銅幣冇正式發行,鑄成嘅數量雖然唔少,不過都極為罕見。
    alt text

    1941至1945年香港淪陷期間,日本紙幣成為香港貿易嘅唯一嘅媒介,而所有市面嘅硬幣存貯都搜藏沒收運去日本,經融解之後用來當普通金屬應用。呢啲被融嘅硬幣極可能包括英國喺1934年至1935年之間鑄成嘅貿易銀元(而呢啲銀元並未有普遍流通)同埋一批喺1941年鑄造嘅一仙銅幣。所以呢啲硬幣鑄成嘅數量雖然唔少,但係依家又好罕見。
    alt text

    1946年嘅戰後時期,因為缺乏硬幣貯備,為咗解決市面嘅貨幣流通同運用,政府就發行咗大量嘅一仙至壹圓嘅紙幣作為補救,而較大面額嘅紙幣就依照戰前嘅措施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渣打銀行、有利銀行印行。

    1948年黃銅同鎳合金嘅硬幣開始鑄造。

    1951年發行紅銅同鎳合金鑄成嘅伍毫。

    1960年又發行咗同樣合金鑄成嘅壹圓。

    1964年皇家造幣廠未能夠如約鑄成足夠數量嘅一毫同五仙硬幣,香港政府逼於再次發行新嘅一毫同五仙紙幣來俾香港市民喺農曆新年期間應用,而且亦係呢批紙幣嘅最後一次發行。當年鑄造嘅五仙硬幣,依家已經好罕見。
    alt text

    1970年以後發行嘅硬幣,都唔再採用[安全邊]設計,只係用[凸邊],俗稱[狗牙邊]。

    1975年政府接納錢幣檢討委員會嘅建議,決定發行新嘅貳毫、貳圓同伍圓硬幣,又將伍毫黃銅同鎳合金鑄造,又將伍毫同壹圓硬幣嘅體積同重量略為縮細。重改用新嘅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頭像來做錢幣嘅正面圖案,全套共有七種唔同面額嘅硬幣。
    alt text
    1975年嘅五月又發行咗面額壹仟圓嘅金幣,呢次係香港貨幣史上,香港政府為咗紀念英國伊利沙伯二世女皇第一次訪問香港而發行嘅法定金幣。
    alt text

    1976年龍年開始,香港政府按年發行面額壹仟圓嘅十二生肖金幣,直至1997年先至完成發行嘅成套十二隻嘅金幣,而政府亦將部份發行收益撥作慈善用途。

    1970年代尾,香港政府為咗減低鑄造錢幣嘅成本,發行體積同重量都縮細咗一毫,舊式大型一毫雖然喺1980年鑄造咗兩千四百萬枚,但政府最後決定取消發行,依家市面只發現數量好少嘅樣本,呢啲又成為收藏嘅珍品。

    1993年開始,香港政府為配合香港於1997年移交主權畀中國,發行以香港市花洋紫荊取代英女皇頭像嘅錢幣,但係有英女皇頭像嘅錢幣喺1997年之後,依然可以作為香港法定錢幣。

    時至今日,一九九七年前鑄成嘅硬幣已經唔再係法定貨幣。呢啲錢幣唯一嘅價值就係佢哋本身嘅金屬同埋歷史背景,重有收藏家所付予嘅評價。

    **

    香港硬幣圖案
    —————————————————————————————————————
    alt text
    一文:等於壹圓千分之一,十個文錢等於一仙。
       1863年發行,至1865年停止,由青銅鑄造。
       硬幣圖案:維多利亞女皇徽號
    alt text
    一千:同一文面值一樣,由青銅鑄造。
       只喺1866年發行過,之後停止鑄造。
       硬幣圖案:維多利亞女皇徽號

    —————————————————————————————————————
    alt text
    一仙:等於一圓百分之一,十個仙等於一毫。
       1863年至1941年發行,由青銅鑄造。
       1931年起銅幣面積縮細至廿二毫米。
       1946年戰後由香港政府發行嘅一仙鈔票取代。
       1995年一仙鈔票停止流通。
       硬幣圖案:
       1863年[維多利亞]
       1877年[維多利亞]新版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1919年~1936年[佐治五世]
       1941年~[佐治六世]

    —————————————————————————————————————
    alt text
    五仙:又叫[大仙],俗稱[斗零]。
       1863年發行,由銀鑄造,至1979年停止流通。
       1935年起由銀,改由鎳、鎳-銅或鎳-黃銅鑄造。
       1988年推出最後嘅五仙硬幣。
       1989年五仙硬幣停止流通。
       硬幣圖案:
       1863年~1901年[維多利亞]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1935年~1936年[佐治五世]
       1937年~1951年[佐治六世]
       1955年~1989年[伊利沙伯二世]

    —————————————————————————————————————
    alt text
    一毫:又叫[大毫],等於壹圓十分之一。
       1863年起發行,由銀鑄造。
       1935年改由鎳鑄造。
       1948年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1982年體積縮細。
       1984年被新一批一毫硬幣取代。
       1993年改由黃銅鍍鋼鑄造,改用洋紫荊圖案。
       硬幣圖案:
       1863年~1901年[維多利亞]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1935年~1936年[佐治五世]
       1937年~1951年[佐治六世]
       1955年~1980年[伊利沙伯二世]
       1982年~1984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女皇頭
       1985年~1992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
    alt text
    貳毫:又叫[兩毫],唔知點解有人叫佢做[兩毛]。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至1905年停止。
       1975年起重新發行,改為波浪形設計,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1993年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改用洋紫荊圖案。
       硬幣圖案:
       1866年~1889年[維多利亞]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1975年~1983年[伊利沙伯二世]女皇頭
       1985年~1991年[伊利沙伯二世]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蝴蝶風箏]圖案嘅特別版

    —————————————————————————————————————
    alt text
    半圓:又叫[半緡],意思係指壹圓嘅一半。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含銀九成。
       1890年起改為含銀八成。至1905年停止發行,1979年停止流通。
       硬幣圖案:
       1866年~1889年[維多利亞]
       1902年~1905年[愛德華七世]
    alt text
    伍毫:早期名為[半圓]Half Dollar,意指壹圓嘅一半。
       1951年起發行伍毫,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1977年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1993年改由黃銅鍍鋼鑄造,改用洋紫荊圖案。
       硬幣圖案:
       1951年~   [佐治六世]
       1958年~1976年[伊利沙伯二世]
       1977年~1980年[伊利沙伯二世]女皇頭
       1988年~1990年[伊利沙伯二世]大皇冠
       1992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牛]圖案嘅特別版

    —————————————————————————————————————
    alt text
    壹圓:又叫[壹緡]/[壹緡雞],俗稱[大餅]。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至1868年止。
       1960年起重新發行壹圓,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1971年開始壹圓硬幣由原本嘅安全邊改為齒邊。
       1978年起將壹圓硬幣嘅體積縮細。
       1993年改試由鎳鋼合金鑄造,但係呢次試造唔成功;
          因為含鐵成份高,硬幣出現生鏽或磁化等問題。
       1994年重新發行壹圓,改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硬幣圖案:
       1866年~1868年[維多利亞]
       1960年~1970年[伊利沙伯二世]
       1971年~1977年[伊利沙伯二世]齒邊
       1978年~1980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女皇頭
       1987年~1992年[伊利沙伯二世]縮水-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麒麟]圖案嘅特別版

    —————————————————————————————————————
    alt text
    貳圓:又叫[兩緡],波浪形設計。
       1975年開始發行,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硬幣圖案:
       1975年~1984年[伊利沙伯二世]女皇頭
       1985年~1989年[伊利沙伯二世]大皇冠
       1993年~1997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和合二仙]圖案嘅特別版

    —————————————————————————————————————
    alt text
    伍圓:又叫[五緡],十角形設計(不過容易被偽造)。
       1976年開始發行,由紅銅-鎳合金鑄造,1981年停止流通。
       硬幣圖案:
       1976年~1979年[伊利沙伯二世]十角-女皇頭
    alt text
    伍圓:圓形設計,俗稱[新大餅]。
       1980年改用圓形設計,邊沿加上凹坑同刻字。
       1993年為配合香港主權移交而配上洋紫荊圖案。
       硬幣圖案:
       1980年~1984年[伊利沙伯二世]圓形-女皇頭
       1985年~1989年[伊利沙伯二世]圓形-大皇冠
       1993年~1995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蝠鼠]圖案嘅特別版

    —————————————————————————————————————
    alt text
    拾圓:俗稱[金銀閏],又叫[十緡雞]。
       外層由紅銅-鎳合金鑄造,
       內層由黃銅-鎳合金鑄造。
       1994年發行,喺1995年再發行一次。
       1996年因為硬幣容易被偽造而停止發行。
       硬幣圖案:
       1994年~1995年[洋紫荊]
       1997年發行鑄有[青馬大橋]圖案嘅特別版

    —————————————————————————————————————

    香港硬幣曾經喺各個唔同嘅時間,經過以下五間造幣廠鑄成:

    1)倫敦皇家造幣廠
    2)香港造幣廠
    3)伯明罕蘇荷區詹默士華德公司
    4)希頓父子有限公司(伯明罕造幣有限公司)
    5)京士諾頓金屬有限公司

    呢五間造幣廠之中,只有第四同第五兩間喺出品上刻有鑄記,用來表明所鑄硬幣嘅來源,第四間所鑄嘅錢幣刻有[H]字母,第五間就刻有[KN]兩個字母。希頓廠嘅[H]鑄記最先出現在1872年所發行嘅銀幣之上,同1900年嘅一仙銅幣之上。京士諾頓廠嘅鑄記[KN]最先喺1939年嘅鎳幣上出現。

    —————————————————————————————————————

    無聊通識科。廣東話資料館

  • Citi

    大佬,你搬運使唔使睄兩眼
    前面講銀仔,後面一橛講唐滌生,真係買大送細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