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i

    粵語詞彙研究所集中咗黃樹堅先生探究粵語本字嘅研究著作,包括
    《粵語古趣談正續編合訂本》同《粵語古趣談 · 三編》。
    可click入 https://www.yuetlab.com/word 查看所有詞彙。

    值得一提嘅係,作者「着重音韻論證」、「能於音轉析說較詳,每到古今音不能對應的時候,都舉出類近的音變情況來解說」 ,
    比一般望文生義、牽強附會嘅所謂粵語正字主張都來得有根有據,值得參考。

    2020-08-30 Update:

  • Citi

    比如第一條,講「三板」,唔單衹有古文音義朔源,重同英文對比,更以小見大,指出北話侵蝕粵語:

    「三板」見《現代漢語詞典》,即「舢舨」,實非方言,所以並非粵語特有之詞;然而,據筆者觀察,現時粵人(或者至少香港人)已習慣多說「舢舨」而較少說「三板」。筆者覺得這不是一個好現象,所以特地在此呼籲説粵方言的同胞以後多用「三板」而少用「舢舨」,理由如下:

    (1)「三板」一詞才是「本詞」,其義為「由三塊板製成的小船」,全稱「三板船」。請看《漢語大詞典》「三板」條義項二的說明「亦作『三版』。即舢舨。近海或江河上用槳划的小船。唐·錢起《江行無題》詩『一灣斜照水,三版順風船。』宋·陸游《舟中作》詩『蘧蒢作帆三版船,漁燈夜泊閶門邊。』清·郁永和《采硫日記》卷上:『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原注:『三板即腳板也。海舟大,不能近岸,凡欲往來,則乘三板。至欲開行,又拽上大船載之。』」就筆者所見,「三板船」(「船」古或作「舡」)之名至遲見於明人陸噓雲編的《諸書直音世事通考·小學難字》(《明清俗語辭書集成》頁139)。語音系統中缺乏閉口鼻音韻尾(-m)的北方人,大概因為不知南方人口中的「sam⁵⁵」究竟何所指,也不知「ban³⁵」為何物,只知「sam⁵⁵ ban³⁵」是小船,於是始以意逆之,仿造出一個音[ʂan⁵⁵](shan1)(粵人的「舌葉音」[ʃ](也就是本書所用的s),北人聽來就像「翹舌音」[ʂ](即漢語拼音裏的sh))而字形「從舟,山聲」的「舢」,一個音[pan²¹⁴](ban3),而字形「從舟,反聲」的「舨」。(《漢語大詞典》所引「舢舨」及「舢板」之語例最早亦只見於清人的文獻。)我們既不是北方人,何以竟要拋棄自己原創的詞語,反而用此一北方人仿我們口中言而新造的詞語?可能有些人認為筆者太保守,過分講究粵語正宗;但筆者希望大眾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語言連自己也不重視,就不要指望別人會欣賞你、重視你。就如我們說「埋單」,北方人誤以為我們說「買單」,於是《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就收錄了「買單」一詞(雖則也收錄了「埋單」)難道我們粵人以後也該學北方人一樣說「買單」而不說「埋單」嗎?

    (2)不但我們口中有「三板」一詞,就連外國人也有音譯自「三板」的sampan(而不是shanban)一字。互聯網上的Merriam Webster’s Dictionary是這樣介紹sampan的:
    Definition of SAMPAN
    : a flat-bottomed skiff used in eastern Asia
    and usually propelled by two short oars

    Origin of SAMPAN
    Chinese (Guangdong) sàambáan,from sàam
    three + báan board,plank
    First Known Use: 1620

  • Citi

    伊條考證 冇實爲無 相當精彩,唔係文白異讀或音轉一句帶過,而係查找上古文獻,證實真係讀過 「mou¹³」伊個音,再加埋同其他用法嘅對比

    (I)《禮記 ‧ 禮器》:「周坐尸,詔侑武方,其禮亦然,其道一也。」「鄭玄」《注》:「『武』當為『無』,聲之誤也。」(「黃氏」案 :「詔侑武方」全句意思為 :「『詔』和『侑』兩種工作沒有專人負責。」) 看來,《禮記》的著者──或者至少是 「鄭玄」所見本《禮記》的抄寫者已把「無」讀成「武」。這就與粵語一樣。所以粵人口語裏的「mou¹³」實在可以寫成「武」而 不必創一「冇」字。不過,再進一步研究,又實在可以說 「mou¹³」根本就是「無」的音變。「鄭玄」不是已指出「武」是 「無」的「聲之誤」嗎? 況且,粵語由陽平音變為陽上的例子也不少。如「銘」(《廣韻》‧ 平聲 ‧ 青韻 ‧ 莫經切,現讀陽平「mŋi¹¹」,亦讀陽上「mŋi¹³」。「饒秉才」《廣州音字典》就只載陽上一音) 、「韋」(《廣韻》‧ 平聲 ‧ 微韻 ‧ 雨非切。現讀陽 上「wɐi¹³」) 等。

    (II)
    粵人有時會用「無(mou¹¹-¹³)」一詞表示「失去」、「死」的意思。如發現病危親友搶救不及,粵人會告訴別人說︰「(該親友)無(mou¹¹-¹³)著(咗)啦!」(字面義是「沒有了」,實際上是指「死了」)。又,若告訴別人某人死了親人,粵人會說「渠(佢)無(mou¹¹-¹³)著(咗)丈夫」。原來此種表達方式古已有之。

    說經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婆婆道︰『老拙……自四十歲無了丈夫,五十歲壞了眼睛……』」

    又「明方以智」《通雅》︰「「南齊豫章王嶷」臨終,召諸子曰︰「吾無後,當共相勉勵。」( 《方以智全書》頁96 )「豫章王」所謂「吾無後」,意思就是「我死後(而不是「我沒有後代」)。」(「黃氏」案︰「吾無後」「中華書局」標點本《二十四史 ‧ 南齊書》卷二十二 ‧《豫章文獻王(嶷)傳》作「無吾後」,並有案語云︰「無吾後言吾亡後也。」)

    又《蔣禮鴻語言文字論叢 ‧ 吐魯番出土文書第一冊詞釋》「身無」條︰「死的諱稱。「義熙」五年道人「弘度」舉錦券︰『若「弘度」身無,仰「申智」償』(189頁)。」又「東西毛」條︰「死的諱稱。『毛』即『無』。『東西』謂東西奔走。不在家。『東西毛』猶言『不在有東西』。……「高昌延昌」二十二年(公元五八二年)「康長受」從道人「孟忠」 邊歲出券︰『若「長受」身東西毛,仰婦兒上(償)』(191頁)。」(見該書頁204)

    (III)
    粵語有以「無」(俗作「冇」,語音由陽平轉陽上)作疑問句的末字,以詢問別人是否有某種經驗的,有時與「有」呼應。如「知道無?」就是說「知道了嗎?」;「明白無?」就是「明白了嗎?」;「爾(呢)句話,你有講過無?」就是說「這句話你有沒有說過?」

    在古代的佛經裡,「無」就有這樣的用法。如︰
    (1)「世間羸瘦,有劇我者無?」(《賢愚經》卷一)
    (2)「不知彼有法無?」(《佛說義足經》下)

    上二例見「吳福祥」《敦煌變文語法研究》頁344轉引「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所引「張敏」搜集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