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PsVa78Tiw
1985無綫電視劇《楚河漢界》插曲 詞:鄧國雄 曲:顧嘉煇
淡淡野花香 煙霧蓋似夢鄉 別後故鄉千里外 那世事變模樣
池塘有鴛鴦 心若醉兩情長 月是故鄉光與亮 已照在愛河上 我卻在他鄉
千里關山 風雨他鄉 鄉音 我願聽 家裡酒 我願能嘗
莫道隔千山 朝夕裡也夢想 但望有朝身化蝶 對抗著風與霜 我再踏家鄉
(但望有朝身化蝶 對抗著風與霜) 我再踏家鄉 (啊……)
恆
1978年無綫電視劇《奮鬥》主題曲 詞:黃霑 曲:顧嘉煇
無論歷盡幾次浪 無論受盡多少風霜 無論再要奮鬥幾次 才共你到得彼岸
為你實現萬千美夢 令你樣樣事心願能償 寧願奮鬥到百千次 創出幸福快樂鄉
** 同我兩手相牽 發千分熱千分光 燃亮着我的愛 為你照前方
同你披荊斬棘 為你衝破前途路障 獻出千般愛心與痴情 一切都奉上 **
REPEAT **
黃霑博士論文評點《家變》,認爲此歌真正確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風格:
《家變》(見附録 -頁204) 是顧嘉煇1977 年作品,用較為少見的AABC 體寫成。全曲採短調(minor key)調式。旋律西化,與一般港產歌曲味道,全不相同。首段四句,如用旋律線圖表顯示,有這樣的波浪﹕中段節奏進行變成兩組三十二分音符,有重句的模式,而其實是巧妙的用音重疊,手法新穎,港產歌曲,前所未有。到末段□C ,一氣呵成,而在第二次重唱時,將末句「永恒」,升高八度,由羅文以假聲(falsetto)演繹,蘯氣迥腸,餘音不絕。如果說《啼笑姻緣》標誌着香港粵語流行曲再興起,這首《家變》才真正確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風格。因為《啼笑姻緣》仍然有傳統的粵曲影響。《家變》卻完全擺脫了粵劇粵曲影子,旋律與歌詞,演唱和編樂現化感濃烈。港產粵語流行曲,由這首歌開始,正式邁上「雅俗共賞」大道。歌詞警句,變成港人口頭語彙,常常在不知不覺間被引用,直至廿一世紀,依然未有改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P9jNpQ2rg
1979年徐克第一部執導電影《蝶變》主題曲 曲:顧嘉煇 詞:盧國沾
平地烽煙 一片血腥味 瞬息生死 轉眼要分離 有心走避 置身網外 未知網中 原是你
胡亂推測 不免有猜忌 信心消失 只覺更卑微 誰料迷香撲鼻 倒下從此不起 有誰歡喜 有誰痛悲
無限蹺蹊 心裡有準備 結果相反 只有更驚奇 成敗如煙似霧 經歷無數血路 眼前光景 似是似非
電影《蝶變》向YouTube有Literally閹割版(畫面cut走一截,個個人都係大頭怪 :lomore-oh: ),可以自己搵
@恆智德 喺 鄭寶雯 - 流星蝴蝶劍 入面講:
佳藝電視,呢套戲上畫同年1978年8月21日執笠
原來盧國沾正係1977年末應梁淑怡邀請從無綫過檔佳視,一共六人,史稱「佳視六君子」
「當年,獨挑一台的梁淑怡決定改投佳視,問我走不走,我答﹕既然你去,我便去!」這樣簡單一問一答,便掀起一段電視台風雲。1977年12月29日,梁淑怡帶着一班愛將﹕盧國沾、石少鳴、葉潔馨、劉天賜和林旭華,加盟佳視﹕可惜不足一年,該台倒閉。
其實係不足八個月 :golden-sosad:
上面條link度13thirteen 留言講番當時電視片段:
上官飛燕(韓瑪利): 天色已夜,府上重未點上燈火? 花滿樓(黄允財): 我忘記咗有客人係度! 上官飛燕: 有客人係度,你晩上才會點上燈火?! 花滿樓: 因為我係一個盲人,你哋總認為一個盲人就應該成日怒眉苦臉,終日意志消沉? 你可曾感受過,在深秋的時候,在遠山傳來一陣木葉的清香? 你可曾聽過,初冬時候,第一輪初雪,降在瓦頂的聲音? 如果能感受人生美好的一面,有時盲人比開眼嘅人活得更開心!… 語罷就響起歌聲………
ieong ieong補充話
上官飛燕不是要來聽花滿樓發表議論的,而是受青衣樓樓主霍休之驅使,來到引誘利用花滿樓,並把他的好友陸小鳳和西門吹雪等拉入圈套中,以達到清除心中隱患的目的,霍休清楚知道這幾個武林一等一高手,無論智慧和武功都屬絕頂,因此精心佈局,利用身邊的親信上官飛燕等,威逼利誘她們參與其中,設下重重陰謀詭計,引花滿樓等陷入這場佈局之中。
1979年無綫電視劇《絕代雙驕》主題曲 曲:顧嘉煇 詞:鄧偉雄
一笑渡關山 孤劍在腰間 拋盡此生勢和名 心如明月
披髮踏千山 匹馬伴青衫 牽盡幾多女兒情 一去何日還
生要能盡歡 死要能無憾 唯望如願 獨去萬里 隻影流浪
碧血滴青衫 恩怨盡煙消 拋盡此生勢和名 一去何日還
@莎莉Sally 貼多段八九十年代女優剪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gPDp2-0PE
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