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30Z1uq3s_Q
恆巴得閒去站務區睇吓我個提案,覺得ok就幫手聯署thx
1976年無綫電視劇《陸小鳳》主題曲 曲:顧嘉煇 填詞:盧國沾 主唱:鄭少秋
情與義 值千金 刀山去 地獄去 有何憾
為知心 犧牲又何憾 為嬌娃 甘心剖寸心 血淚為情流 一死豈有恨 有誰人 敢過問
塵世上 相識是緣份 盡杯酒 千杯怎醉君 野鶴逐閑雲 生死怎過問 笑由人 誰過問
恆
作詞:盧國沾
紅日照海上 清風晚轉涼 隨著美景匆匆散 鐘聲山上響 海鷗拍翼遠揚 要探鐘聲響處 無奈我不知方向 人像晚鐘一般憤 美景不可永日享
船劃破海浪 終於也歸航 無論我多依戀你 苦於瞭解情況 歸家怨路長 癡心卻在遠方
誰遇到風浪 多少也驚惶 無力再收癡心網 心中急又慌 湧出眼淚兩行 向晚景色碎 紅日向山邊降 前路也許昏昏暗 天邊總有月光
含淚看彼岸 不知你怎樣 來日也許可相見 相見止於夢鄉 相思路更長 心曲向誰唱
@恆智德 bd01c8a0-db23-4e37-9a26-79a958dde918-image.png 呢度重唱就用返「警惡鋤奸」 不過「百八人」就畫蛇添足加個「零」
雖然「百八」粵語而家係指180,不過水滸原文「百八」就係108:
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員頭領,心中甚喜。自從晁蓋哥哥歸天之後,但引兵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護佑,非人之能。縱有被擄之人,陷於縲,或是中傷回來,且都無事。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會,端的古往今來,實為罕有。
未有回覆
@恆智德 原來當年(1984)張學友參加首屆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奪冠都係唱呢首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iAC4cZoY
1985無綫電視劇《楚河漢界》插曲 詞:鄧國雄 曲:顧嘉煇
淡淡野花香 煙霧蓋似夢鄉 別後故鄉千里外 那世事變模樣
池塘有鴛鴦 心若醉兩情長 月是故鄉光與亮 已照在愛河上 我卻在他鄉
千里關山 風雨他鄉 鄉音 我願聽 家裡酒 我願能嘗
莫道隔千山 朝夕裡也夢想 但望有朝身化蝶 對抗著風與霜 我再踏家鄉
(但望有朝身化蝶 對抗著風與霜) 我再踏家鄉 (啊……)
沈旭暉 - 東方之珠 全曲高潮所在的是這一句:「若以此小島終身作避世鄉」。「避世」,是上幾代人來香港的主要目的,每一次中國內地戰亂,都是香港人口大增之時,1949年後的南來人口是最明顯例子,以前歷次中國內戰,也有跑到香港來的人。他們既有國家級知識份子、國際級商家,也有身無分文的築夢者,來香港時不知道會留多久,只是要「避世」。這句歌詞的重點是一個「若」,就是說「假如」「終身」在「小島」,就要以截然不同的心態面對。
一般歌曲說到這裏,自然應該不斷強調這「小島」有多美好,但《東方之珠》卻盡道繁榮背後的黑暗:「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小島中路本多康莊/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幾句極富前瞻性,說出香港表面上繁榮安定,「可喜的是眼前繁盛現狀」,但金玉其外,其實充滿計時炸彈,「風光」的只是「外表」,而「仍是絕望」的人,被表面的繁榮蓋過,只能越走偏鋒。這些「深層次問題」不能解決,無論怎樣正能量,也難掩心底的彷徨,而單單強調「獅子山下精神」的既得利益者,就顯得「何不食肉糜」。
那「東方之珠」的未來怎樣?表面上,是明天會更好的主旋律:「群力願群策/東方之珠更亮更光」,這是一種wishful thinking,「願」。而且歌詞也強調,來香港「避世」的上一代,也經過種種風浪,單是進入香港的途徑,不少已是驚濤駭浪:「念舊日信念何頑強/幾經風暴雨狂還冒巨浪」,故此一切不能沒有信念、沒有希望。問題是,昔日「信念何頑強」的一代人,似乎是頑強地求生、賺錢,都於頑強地建設香港,所以這一代人到了今天,一般極其保守,而且對新一代其實同樣頑強的精神,顯得毫不理解。
現實世界,卻是這樣的:「新的迫害/新的引誘/有正有邪/何處是岸」。「有正有邪」四字,尤為可圈可點:儘管1981年的香港,已比當下簡單得多,但還是充滿各種勢力角力,對一般人而言,根本不知道誰在操盤,英國、中國、美國、蘇聯,雖然都以香港為大棋局,局中人卻不能見全貌。到了回歸後,充滿「新的迫害/新的引誘」,究竟何以自處,不同人自有不同選擇,但無論選擇何方,都回應了第一句:「極目望/困惑而徬徨」。結果,甄妮本人選擇在台灣農莊終老,顧家煇定居加拿大,鄭國江留在香港退休,新一代TVB劇集演員以登陸中國市場為奮鬥目標,「有人仍是絕望」的一群比從前更絕望,但深信他們聽起這首歌,依然有不一樣的共鳴。
W
@恆智德 我可以答你波斯文化好忌火葬,即使係明清之交在中國用回回語的波斯人都認為燒左上唔到天,靈魂會係地府受苦。
@恆智德 喺 黃韻詩 - 金刀情俠 入面講:
《金刀情俠》係導演徐克由無綫轉投佳藝之後嘅作品,其中使用大量荷里活電影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部分外景更向韓國拍攝,而收視未如理想,搞到佳藝損手爛腳
擺明係膠管責任
1978年初,佳視以高薪羅致無綫電視總經理周梁淑怡及其多名主要下屬,包括葉潔馨、劉天賜、盧國沾、林旭華、石少鳴,他們被統稱 「佳視六君子」。佳視又以高成本招請原任職於無綫電視的幕前及幕後人員效力,使全台職員人數由1978年初的約600人增加至800多人[6]。 周梁淑怡於1978年7月1日為佳視推出「七月攻勢」,並於香港進行大規模宣傳活動,包括連續多日於多份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又於尖沙咀碼頭派發卡式錄音帶以宣傳新節目。七月攻勢包括多部重頭劇集:鄭裕玲、米雪主演的《名流情史》,徐克導演、余安安主演的《金刀情俠》,加上《推理劇場》、《急先鋒》,及香港電視史首創的成人清談節目《哈囉夜歸人》等。 佳視不惜工本製作電視劇集,又以高薪招攬多名管理人員過檔,消耗大量資金,廣告收入卻跟不上經營開支,導致虧損嚴重,於是引入林氏家族的資金(以文化基金的形式)注資至佳視;據當時作為林氏班底加入佳視成為行政人員的前無綫電視藝員劉緯民表示,在佳視的晚期,其他股東不願意再注資到佳視,只有林氏兄弟願意繼續注資「玩落去」[9],隨著林氏注資日增,令港英政府認為可能這與牌照條款有牴觸,因此總督會同行政局在1977年12月下令電視諮詢委員會調查。調查後,當局致函佳視,不准許個別股東大量注資到佳視,著令佳視整頓若干與公司組織有關的事務。另外佳視停播之前4個月,港英政府下令電視諮詢委員會宣佈停止發出新免費電視牌照,原因在電視牌照上有監管不足的之處,引致嚴重干擾佳視的運作,最終引發佳視倒閉的導火線。 可惜,七月攻勢推出後,收效及收視率增長皆未如預期;同時又因花費大量資金,令佳視的營運資金迅速耗盡。周梁淑怡與佳視六君子迅即引咎辭職[6],周梁的呈辭於8月4日獲佳視董事局接納而觸發羅生門事件[7],並由李雪廬接替總經理一職[8]。
1978年初,佳視以高薪羅致無綫電視總經理周梁淑怡及其多名主要下屬,包括葉潔馨、劉天賜、盧國沾、林旭華、石少鳴,他們被統稱 「佳視六君子」。佳視又以高成本招請原任職於無綫電視的幕前及幕後人員效力,使全台職員人數由1978年初的約600人增加至800多人[6]。
周梁淑怡於1978年7月1日為佳視推出「七月攻勢」,並於香港進行大規模宣傳活動,包括連續多日於多份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又於尖沙咀碼頭派發卡式錄音帶以宣傳新節目。七月攻勢包括多部重頭劇集:鄭裕玲、米雪主演的《名流情史》,徐克導演、余安安主演的《金刀情俠》,加上《推理劇場》、《急先鋒》,及香港電視史首創的成人清談節目《哈囉夜歸人》等。
佳視不惜工本製作電視劇集,又以高薪招攬多名管理人員過檔,消耗大量資金,廣告收入卻跟不上經營開支,導致虧損嚴重,於是引入林氏家族的資金(以文化基金的形式)注資至佳視;據當時作為林氏班底加入佳視成為行政人員的前無綫電視藝員劉緯民表示,在佳視的晚期,其他股東不願意再注資到佳視,只有林氏兄弟願意繼續注資「玩落去」[9],隨著林氏注資日增,令港英政府認為可能這與牌照條款有牴觸,因此總督會同行政局在1977年12月下令電視諮詢委員會調查。調查後,當局致函佳視,不准許個別股東大量注資到佳視,著令佳視整頓若干與公司組織有關的事務。另外佳視停播之前4個月,港英政府下令電視諮詢委員會宣佈停止發出新免費電視牌照,原因在電視牌照上有監管不足的之處,引致嚴重干擾佳視的運作,最終引發佳視倒閉的導火線。 可惜,七月攻勢推出後,收效及收視率增長皆未如預期;同時又因花費大量資金,令佳視的營運資金迅速耗盡。周梁淑怡與佳視六君子迅即引咎辭職[6],周梁的呈辭於8月4日獲佳視董事局接納而觸發羅生門事件[7],並由李雪廬接替總經理一職[8]。
@恆智德 喺 鄭寶雯 - 流星蝴蝶劍 入面講:
佳藝電視,呢套戲上畫同年1978年8月21日執笠
原來盧國沾正係1977年末應梁淑怡邀請從無綫過檔佳視,一共六人,史稱「佳視六君子」
「當年,獨挑一台的梁淑怡決定改投佳視,問我走不走,我答﹕既然你去,我便去!」這樣簡單一問一答,便掀起一段電視台風雲。1977年12月29日,梁淑怡帶着一班愛將﹕盧國沾、石少鳴、葉潔馨、劉天賜和林旭華,加盟佳視﹕可惜不足一年,該台倒閉。
其實係不足八個月 :golden-sosad:
@恆智德 未煲過呢部戲,不過從故事摘要來睇,應該講緊主角 徐廷峰
徐廷峰,白彪飾演,官封安樂侯,是一個遊走在朝廷和江湖之間的雙面人物。 他忠於朝廷,同樣忠於江湖的正義。所以,這個人,不管在江湖之遠還是廟堂之高都有一堆死忠粉。他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物,為崑崙派弟子,是真正的社稷之臣。 他對付太監劉瑾,劉瑾威脅正德皇帝將他抄家,好不容易消滅劉瑾,白蓮教又起勢,接着又被白蓮教威逼正德皇帝又將其抄家一次,可是,他從來沒有怪過皇帝。 相反,他各方遊走奔波誅亂臣賊子。宮廷內幫助正德剿滅太監劉瑾勢力,宮廷外鎮壓了寧王的叛亂,江湖中剿滅白蓮教。至此,他的使命終於完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o885m5q.html
徐廷峰,白彪飾演,官封安樂侯,是一個遊走在朝廷和江湖之間的雙面人物。
他忠於朝廷,同樣忠於江湖的正義。所以,這個人,不管在江湖之遠還是廟堂之高都有一堆死忠粉。他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物,為崑崙派弟子,是真正的社稷之臣。
他對付太監劉瑾,劉瑾威脅正德皇帝將他抄家,好不容易消滅劉瑾,白蓮教又起勢,接着又被白蓮教威逼正德皇帝又將其抄家一次,可是,他從來沒有怪過皇帝。
相反,他各方遊走奔波誅亂臣賊子。宮廷內幫助正德剿滅太監劉瑾勢力,宮廷外鎮壓了寧王的叛亂,江湖中剿滅白蓮教。至此,他的使命終於完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o885m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