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衞隊 喺 點睇維基「潛在唔可信來源」?點解有人會覺得佢係fake news、毒基,多數寫嘅都係所謂極左無業遊民? 入面講:
a person of Jewish heritage and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 background
:lomore-hoho: 我想知點解成日猶太人做反派?
《粵語詞匯溯源》,由陳雄根博士同張錦少兩位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合作編寫,共考證古書中出現的粵語詞匯639個,2019年出版。
Google book上邊有預覽(都睇到唔少),自己可以去搵
作者簡介:
陳雄根,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任,主治中國語言學,教授「文字學導論」、「訓詁學」、「粵語研究與應用」、「論語」等科目。主要著作有《先秦兩漢典籍引〈論語〉資料彙編》(2007)、《先秦兩漢典籍引〈禮記〉資料彙編》(2012)等。
張錦少,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名譽副研究員。研究範圍為王念孫、王引之研究、文字訓詁學、《詩經》、《左傳》等古代文獻。主要論著有《王念孫古籍校本研究》(2014)、《王念孫〈韓非子〉校本集證》(2014)。
大概睇咗下,感覺會有一定參考價值
之前一直困惑發ngap1風個ngap1字點寫:
正字佬話寫成噏,但幾本古字典都話呢個字讀吸或者合,意思係吸取或收斂,同發ngap1風都唔襯
《粵語詞匯溯源》作者就提出應該寫成
音ngap6,意爲衆聲,讀音同意思都同發ngap1風有較大聯係
認爲 向 變讀爲hoeng2,表示在,資料扎實
考證掘頭路、掘尾龍個倔字,本字爲屈
㤢:【集韻】乙六切,音郁。【玉篇】心動也。
作者認爲呢個字引申爲 郁動,都幾有道理
發爛渣以爲係借字而非本字,點知古書真係有 發渣 一說
清·蒲松齡《聊齋俚曲集·禳妒咒》第十五回:「昨日冒雨,到了他家,旁裏沒人,俺倆閒吧;吧了半日,不敢勾他,勾搭不上,怕他發渣。」
@恆智德 在 【推薦】粵語詞匯溯源 裡說:
大概睇咗下,感覺會有一定參考價值
之前一直困惑發ngap1風個ngap1字點寫:
正字佬話寫成噏,但幾本古字典都話呢個字讀吸或者合,意思係吸取或收斂,同發ngap1風都唔襯《粵語詞匯溯源》作者就提出應該寫成
音ngap6,意爲衆聲,讀音同意思都同發ngap1風有較大聯係
呢d就係我唔會信嘅推論啦
睇corpus完全冇 就憑兩隻字就話「有較大聯繫」
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char=𡀾
@海印市民 起碼好過用噏字,根本無乜關聯
@恆智德 在 【推薦】粵語詞匯溯源 裡說:
@海印市民 起碼好過用噏字,根本無乜關聯
我搵到最早1957年嘅報紙已經寫發噏風,嗰時都未有後來d亂七八糟嘅本字考據
揸住兩個唔laa1gaang1嘅字就話有關聯
眾聲係解咩吖?形容詞定動詞定名詞吖?點用法吖?搵本古籍用到呢個字嘅來睇下?
架生,本字爲家生:
《古今小說》卷二十六:「二人收了,作別回家,便造房屋,買農具家生。」
實際上,都聽過唔少人講 架撐
可見變讀普遍存在:家生->架生->架撐
@恆智德 在 【推薦】粵語詞匯溯源 裡說:
發爛渣以爲係借字而非本字,點知古書真係有 發渣 一說
清·蒲松齡《聊齋俚曲集·禳妒咒》第十五回:「昨日冒雨,到了他家,旁裏沒人,俺倆閒吧;吧了半日,不敢勾他,勾搭不上,怕他發渣。」
蒲松齡係山東人
「發渣」完全冇第二個人寫過
可以上ctext同wikisource查
@海印市民 咁你睇下兩本古字典讀音同解釋,請問邊個可以同 胡説八道 呢個意思聯係起身呢?讀音都唔相關
@恆智德 在 【推薦】粵語詞匯溯源 裡說:
@海印市民 咁你睇下兩本古字典讀音同解釋,請問邊個可以同 胡説八道 呢個意思聯係起身呢?讀音都唔相關
噉我都聽講過一d本字嘅
狏係dog嘅本字你知唔知?
《康熙字典·犬部·五》狏:《集韻》唐何切,音駝。本作𤝛,獸名。
其實呢個係 dog 嘅本字,本身係中文,英國人借咗返去之後唔記得咗點寫……
@恆智德 在 【推薦】粵語詞匯溯源 裡說:
@海印市民 粵語有唔少詞甚至從壯語中來,從山東過來又有乜出奇?
再講 發渣 一詞喺聊齋篇文度就係發脾氣咁解,完全吻合個意思
再再講,粵語變調咁普遍,你又點確定唔係因爲變調呢?
學下logic先啦
就Google搵得到嘅文獻來睇,古今中外只有一個人寫過「發渣」
如果呢個詞真係一個詞,噉應該另外都會有人用過,但係冇
講到山東傳過來廣東就仲搞笑
仲不如話蒲松齡撞到個廣東人學咗呢個詞就寫咗落本書
@海印市民 百度貼吧好明顯有一個更合理,更被人接受嘅解釋: bar
@海印市民 孤證好出奇咩?
一方面,以前嘅書未必流傳到落來
另一方面,ctext都未必包羅萬有
再講,口語入書,本來就唔多,唔係白話文運動點會反響咁大
滑碌碌呢個詞,又係衹出現過一次,來自《醒世恆言》第一卷:
你心下想得滑碌碌的一条路,天未必随你走哩,还是平日行善为高。
@海印市民 又有一個孤證:圓碌碌,出自《隔簾花影》第四十六回
不知是甚麼物件,用手一捏,沉甸甸圓碌碌,拆開一看,原來是一百八顆七寶佛首的數珠。
就算計埋 圓轆轆, 都係再多一例,出自《天仙金丹心法》
一箇葫蘆圓轆轆
包褁先天帶後天
一下子就有三個孤證,唔知係好彩定點
@恆智德 在 【推薦】粵語詞匯溯源 裡說:
@海印市民 在 【推薦】粵語詞匯溯源 裡說:
狏
狏唯一解釋就係古獸名
請問同狗有乜關係?
借字會借一個完全無相關嘅字?
狗咪獸咯
狗唔係獸咩?
有一種獸名同dog同音 噉仲唔係有聯繫,仲唔係dog本字?
300年前一個山東人寫過兩隻字
咁多年來冇第個人寫過
山東同廣東之間隔住咁多地方嘅人亦都冇寫過
亦未見有人提出文本以外嘅證據(譬如採集到某地某人口語有用到呢個詞)
噉就話嗰個山東人寫過嗰兩隻字就係本字嘅證據
粵文呢就有一句俗語:屎忽撞棍
又有一句俗語:屙屎dap6著鯇魚頭
@海印市民 咁你唔去Google發爛渣?又係你要向古文獻入邊搵
我唔知你提嘅「滑碌碌」想論證乜嘢
呢個詞都幾肯定係吳語來
@海印市民 我覺得講得有道理:一來衹差一個字,二來聊齋篇文又係發脾氣咁解
@海印市民 孤證未必就唔成立,未必就唔可以作爲本字嘅證據
一夜搵到三個孤證,衹可以講口語入書(特別係古書)本來就唔多
孤乜柒證啫
滑碌碌係吳語來嘅,橫跨幾百年都有好多人寫過嘅
@海印市民 自己去ctext上邊搵下
重有 圓碌碌
本身呢個世界就有false cognate同false friend呢d現象
而漢字因為表音功能有限呢d現象就更加多
有限指一來同一個字唔同地方發音唔同,二來同一個字唔同年代發音亦可以唔同。
完全唔似得拼音文字就係記個音,音變咗拼法就變。漢字係睇唔出嘅。
@海印市民 搵到孤證又話唔夠,搵唔到又話可能有其他字,龍門任你搬
@海印市民 如此説來,其實正字同正音都唔係好重要
橫掂個字寫得差唔多,音讀得咁上下,其實都唔會太影響理解
實際上好多所謂正字之所以搵唔到使用證據(得字典有),
可能係因爲隻字本身就係人造,就算用其他字代替影響都唔會太大
康熙字典收錄成四萬七千字,而家常用字就唔夠四千,就算加埋粵語字應該都唔會超過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