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講,粵文中字/或只有粵文粵字版、但沒有中文中字版的影視動畫適合學習發音,也可以拿其中的語言直接來使用,但是無法做到精確掌握作品中人物講的話中的每個字的字義,無法做到看到說話人的臉部情緒和眼神變化,肢體動作的話,就很難揣度他當時的心境。
這樣學,就容易學成 做題家
而不是真正的母語者
用起來一看就知道不是香港人,但是沒錯字的那種
所以,將人氣高嘅90年代香港電視劇,或者著名的日漫添加上粵文字幕非常重要,現在網上只能找到粵文中字的版本。
發布日期:2020年9月8日
隨著香港面目全非,如何保全香港文化,同樣寸土必爭。究竟廣東話文化代表香港的歷史如何開始?未來會否逐漸失去這特色?歐陽偉豪博士 (Ben Sir) 一直努力推廣廣東話文化,認為這是香港人的最後防線,也喜見近年社會開始接受廣東話書寫,連政府官方社交媒體也仿效,證明大勢不可逆轉,不要輕言放棄。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imonshe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https://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XsDen」係畀所有人問admin組用嘅,一般係問規則或者bug report之類(Citi有淨係得Citi入到嘅站務台),下次最好出喺「新手區」。
我先幫你轉返過去。
@GMod 之前傾過,如果你哋覺得「新手區」有好嘅新人po,可以轉去其它區,所有人回覆權限一樣唔會影響使用。
@jama2020 喺 【堅離地傾.沈旭暉 040💬】保育廣東話:香港人的最後防線 入面講:
喜見近年社會開始接受廣東話書寫,連政府官方社交媒體也仿效,證明大勢不可逆轉
其實清末民初時粵語氛圍可能仲好過而家
唔單衹本地有好多文人用粵語書寫,報紙有粵語專欄
梁啓超、廖恩焘、胡漢民都用粵語口語寫過律詩
外省也有好多大家研究同關注粵語,比如趙元任寫過《粵語入門》,發明粵語羅馬字;鄭振鐸收藏有三四百本木魚書;胡適睇完《粵謳》都有樣學樣整番首《黃花崗》
唔好意思,唔識太用,所以撳錯掣
@jama2020 依家人少唔係咩大問題(未來人多分工應該GMod唔多睇XsDen區,新po可能會冇人理)😎
@恆智德 其實係,但當時粵文寫作感覺都比較正經,而家就好娛樂化
@Rehk 當時有好多革命黨人用粵文針砭時弊,喚醒人民抗爭意識
我地回族都保護緊我地既波斯話同阿拉伯話,又幫西南同新疆手足保護佢哋既語言,香港人加油。
@恆智德 係😂
第一個4位數tid,留名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