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老豆其實係老頭

  • Citi

    粵語老豆本字是老頭 (容若)

    「老豆」的寫法,清末民初已見於省港報刊,一直是粵人暗稱其父之用。由暗稱改為直呼,約在一九五○年前後,同講諧劇、演諧角的鄧寄塵有關。如於一九四九年在廣州聽過新生電台的諧劇,或於一九五二年在香港看過粵語片《笑星降地球》,當知梗概。稍後,有人寫遊戲文章,謂「老豆」乃紀念五代的竇燕山(《三字經》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句),所以該寫成「老竇」云云。其實,寫此文者,當時未知此詞來歷,所說純屬虛構。不瞞各位,寫此文者,正是在下。遲遲未用文字交代,恐掠美也。換句話說,生怕有人杜撰在先。想不到,一經輾轉傳播,影響甚大。二十年後,香港有八家報刊規定「老豆」寫成「老竇」,內地研究粵語的學者,誤以「老竇」為正詞﹗

    找書查無實據,才會以訛傳訛。約於一九八○年前後,香港《文匯報》社長李子誦懷疑時下之「老豆」、「老竇」皆「老頭」之訛。我想起李先生是廣東順德人,於是靈機一觸,邀約三位順德父老,在不同時間而在同一地點(銅鑼灣礸石酒家)相敘,請他們各用筆寫出「老豆」二字。他們不約而同,寫的都是「老頭」,而皆讀成「老豆」。這就證實「老豆」或「老竇」都是「老頭」的音訛了。再去查書,找到有力的旁證。

    原來,廣府人有個暗稱其父為「老頭子」簡稱「老頭」的習慣,最初盛行於順德、南海等「狀元之鄉」,繼而傳至省城(廣州)。用順德話讀出,聽在省城人耳裏「老頭」就變成「老豆」。清末民初省港報刊之有「老豆」一詞,由此而來。

    何以不是直呼而是暗喚,又不叫「阿爹」、「阿爸」、「阿大」?可以追溯到六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巡,聽到民間稱他為「老頭子」,因而大興問罪之師(見徐禎卿《翦勝野聞》)。又有人說,二百年前,清朝乾隆皇帝(弘曆)得知紀曉嵐暗叫他為「老頭子」,一怒而加以申斥。可見「老頭」非佳語,豈敢用於直呼

  • NewM

    咁话「而家」係咪「而今」嘅音讹啊?

  • Citi @XiJinpingGood

    @XiJinpingGood 確實有人咁講,韻尾脫落
    可以參考下 https://www.yuetlab.com/word/5bb2d132d71987766d3d7033
    上文有個論據幾有説服力,就係除「而今」之外,都有「今下」一詞

    「今下」:「現時。《晉書 ‧ 甘卓傳》:『正當慮吾危朝廷邪? 吾今下唯除姦兇耳。』」

  • @恆智德

    而家~家下......


  • 同樣係暗貶父親,啲粵語殘片好似叫伯爺,反而普通話會叫老頭子/老頭兒喎:lomore-think:

  • @RAM友

    @RAM友 準確講個語意應該唔係「暗貶」而係「暱稱」,即係一個非正式嘅稱呼


  • 我認為「老豆本字係老頭」嘅可能性好高,語意高度符合,字型相近(豆為頭簡寫亦講得通),作者所指出嘅順德口音可供參考。

    而引用明清皇帝,所謂「暗稱」一段就未免太穿鑿附會,我基本上唔同意。

  • @Rehk

    @Rehk容若:老豆其實係老頭 中說:

    而引用明清皇帝,所謂「暗稱」一段就未免太穿鑿附會,我基本上唔同意。

    最初指「老豆為老竇」正是作者,可見作者係典型「非攀個典故附會不可」嘅筆客

  • Citi

    @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所以「老豆」呢種講法其實保留古音

  • 已停權

    @恆智德容若:老豆其實係老頭 入面講:

    有人寫遊戲文章,謂「老豆」乃紀念五代的竇燕山(《三字經》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句),所以該寫成「老竇」云云。其實,寫此文者,當時未知此詞來歷,所說純屬虛構。不瞞各位,寫此文者,正是在下。遲遲未用文字交代,恐掠美也。換句話說,生怕有人杜撰在先。想不到,一經輾轉傳播,影響甚大。二十年後,香港有八家報刊規定「老豆」寫成「老竇」,內地研究粵語的學者,誤以「老竇」為正詞﹗

    呢鋪真係畀你件西瓜皮跣鋪勁嘅 :golden-sosad:

  • 已停權 @Rehk

    @Rehk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陰功豬 :lm2xm-cry:

  • 已停權

    @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喺 容若:老豆其實係老頭 入面講:

    荷塘話,現在kai ji / kai ha,kai係近指「該」,今乜叉野

    唔明你想講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