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TggRt05Mo
1979年無綫電視劇《楚留香》主題曲 詞:黃霑 鄧偉雄 曲:顧嘉輝
啊.............
湖海洗我胸襟 河山飄我影蹤 雲彩揮去卻不去 贏得一身清風 塵沾不上心間 情牽不到此心中 來得安去也寫意 人生休說苦痛
聚散匆匆 莫牽掛 未記風波中 英雄勇 就讓浮名 輕拋劍外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啊....獨行不必相送
塵沾不上心間 情牽不到此心中 來得安去也寫意 人生休說苦痛
聚散匆匆 莫牽掛 未記風波中 英雄勇 就讓浮名 輕拋劍外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啊....獨行不必相送 啊.... 獨行不必相送
@恆智德 在 鄭少秋 - 楚留香 中說:
詞:黃霑 鄧偉雄
原來呢首歌係黃霑同鄧偉雄二人合作一晚趕寫: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由鄧偉雄寫,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則是黃霑的手筆
未有回覆
恆
1976年無綫電視劇《狂潮》主題曲
曲: 顧嘉煇 詞: 黃霑
是他也是你和我 同相親相愛也相爭 大家偶遇在人海 你我各留痕
幾許歡與笑 多少愛和恨 那狂潮捲起 燦爛又繽紛
是苦也是甜美 人生的喜惡怎麼分 大家各自尋找 你我心中印
幾許哭與嘆 多少假與真 讓狂潮起跌 混合愛和恨
是他也是你和我 同悲歡喜惡過一生
@恆智德 在 鄭少秋 - 留香恨 中說:
空嗟嘆 歲月未**彌**長
MV字幕都有錯
1978年無綫電視劇《奮鬥》主題曲 詞:黃霑 曲:顧嘉煇
無論歷盡幾次浪 無論受盡多少風霜 無論再要奮鬥幾次 才共你到得彼岸
為你實現萬千美夢 令你樣樣事心願能償 寧願奮鬥到百千次 創出幸福快樂鄉
** 同我兩手相牽 發千分熱千分光 燃亮着我的愛 為你照前方
同你披荊斬棘 為你衝破前途路障 獻出千般愛心與痴情 一切都奉上 **
REPEAT **
黃霑博士論文評點《家變》,認爲此歌真正確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風格:
《家變》(見附録 -頁204) 是顧嘉煇1977 年作品,用較為少見的AABC 體寫成。全曲採短調(minor key)調式。旋律西化,與一般港產歌曲味道,全不相同。首段四句,如用旋律線圖表顯示,有這樣的波浪﹕中段節奏進行變成兩組三十二分音符,有重句的模式,而其實是巧妙的用音重疊,手法新穎,港產歌曲,前所未有。到末段□C ,一氣呵成,而在第二次重唱時,將末句「永恒」,升高八度,由羅文以假聲(falsetto)演繹,蘯氣迥腸,餘音不絕。如果說《啼笑姻緣》標誌着香港粵語流行曲再興起,這首《家變》才真正確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風格。因為《啼笑姻緣》仍然有傳統的粵曲影響。《家變》卻完全擺脫了粵劇粵曲影子,旋律與歌詞,演唱和編樂現化感濃烈。港產粵語流行曲,由這首歌開始,正式邁上「雅俗共賞」大道。歌詞警句,變成港人口頭語彙,常常在不知不覺間被引用,直至廿一世紀,依然未有改變。
電影《點指兵兵》開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eH1OMFeY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P9jNpQ2rg
原來呢首歌明寫兒女癡情,暗寫香港人希望中共唔好來破壞夢幻香港:
黃霑亦曾表示「不許紅日教人分開」一句隱喻時事,紅日暗指中共,因為當時正值中英談判,許多香港人對前途缺乏信心而移民外國,當中包括他的朋友。 黃霑曾表示「不許紅日」處用了「降e」這個藍調音符,富新鮮感,自稱得到行家讚賞。有論者認為這個不和諧的音程道出曲中人對「黎明」的抗拒和無奈。
黃霑亦曾表示「不許紅日教人分開」一句隱喻時事,紅日暗指中共,因為當時正值中英談判,許多香港人對前途缺乏信心而移民外國,當中包括他的朋友。
黃霑曾表示「不許紅日」處用了「降e」這個藍調音符,富新鮮感,自稱得到行家讚賞。有論者認為這個不和諧的音程道出曲中人對「黎明」的抗拒和無奈。
1982年無綫電視劇《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主題曲 作詞:黃霑 作曲:顧嘉煇
萬 水 千 山 縱 橫 豈 懼 風 急 雨 翻 豪 氣 吞 吐 風 雷 飲 下 霜 杯 雪 盞
獨 闖 高 峰 遠 灘 人 生 幾 多 個 關 卻笑他世人妄要將漢胡路來限
曾 想 痴 愛 相 伴 一 路 相 依 往 返 誰 知 心 醉 朱 顏 消 逝 煙 雨 間
憑誰憶..... 意無限..... 別萬山..... 不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