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cuSJIho2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EIiUCO3Hg
1983年無綫電視劇《鬼咁夠運》插曲 詞:鄭國江 曲:顧嘉煇
深信幸運是在我手裡 今天我能高飛 只想你也替我開心 感覺樣樣都得意
** 一樣是舊日的我 今天笑意甜絲絲 聲音裡也帶一點光彩 感覺是特別的美
曾嘗遍失意時 卻找到快樂匙 那裡會知 就是自己 原來是個幸運兒
誰人亦有得意時 這一刻最特殊 滿有信心 默默地輸 幸運是個小諷刺
雖說幸運是個諷刺 它使我能高飛 它可帶予我一絲驚喜 可以實現我心志 夢變真夢變真 求可以 **
Repeat **
原來好多歌手都翻唱過呢首歌,包括杜麗莎、鄭秀文、林欣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_zfPpSrAL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0M2rCxlf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jEA1lRuSwM
未有回覆
恆
1980無綫電視劇《上海灘續集》主題曲 詞:黃霑 曲:顧嘉煇
萬般情萬般恨,像那春江河波瀾隱隱 什麼緣什麼份,隨逝水東流再不要問 前塵舊事偏偏多記憶 心中種種嘆息都烙下印 潮濤永遠衝不去 心裡面往日痕
越多情越多恨 何日江水會停,平息愛恨
前塵舊事偏偏多記憶 心中種種嘆息都烙下印 潮濤永遠衝不去 心裡面往日痕
越多情越多恨 何日江水會停,平息愛恨 何日江水會停,平息愛恨
@恆智德 在 鄭少秋 - 楚留香 中說:
詞:黃霑 鄧偉雄
原來呢首歌係黃霑同鄧偉雄二人合作一晚趕寫: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由鄧偉雄寫,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則是黃霑的手筆
1985無綫電視劇《楚河漢界》插曲 詞:鄧國雄 曲:顧嘉煇
淡淡野花香 煙霧蓋似夢鄉 別後故鄉千里外 那世事變模樣
池塘有鴛鴦 心若醉兩情長 月是故鄉光與亮 已照在愛河上 我卻在他鄉
千里關山 風雨他鄉 鄉音 我願聽 家裡酒 我願能嘗
莫道隔千山 朝夕裡也夢想 但望有朝身化蝶 對抗著風與霜 我再踏家鄉
(但望有朝身化蝶 對抗著風與霜) 我再踏家鄉 (啊……)
1978年無綫電視劇《大亨》主題曲) 曲︰顧嘉煇 詞︰黃霑
他也在找 我也在找 找到名利幾多 他拼命追 我拼命追 追到又如何
追到什麼 找到什麼 收到又幾多 得了什麼 失了什麼 可有認真算過
** 何必呢 何必呢 可知一切他朝都會身外過 得的多 還失的多 升得高的終於都會低墮
何必呢 何必呢 拋開一切束縛身心韁鎖 且向心內 仔細追尋 找那安然嘅我 **
REPEAT **
且向心內 仔細追尋 找那安然嘅我 (x3)
1982年寶麗金大碟《可愛的笑容》 曲:彭健新 詞:鄭國江
繁榮鬧市,人近個心不接近。 人常在笑,誰又笑得真。 人又似天天去等,夢想總不會近, 人漸老,那希望,變做遺憾。
繁榮暫借,難望遠景只看近。 浮華暫借,難望會生根。 誰願意想得太深,但這心早烙下印, 毋問我,每分力,是為誰贈。
這是片,暫借的快樂,遮不了恨; 這是個,暫借的美夢,生不了根。 繁榮現象又似路人,在你身邊不顧地過, 誰為你,誰為我,我不禁問?
沈旭暉 - 東方之珠 全曲高潮所在的是這一句:「若以此小島終身作避世鄉」。「避世」,是上幾代人來香港的主要目的,每一次中國內地戰亂,都是香港人口大增之時,1949年後的南來人口是最明顯例子,以前歷次中國內戰,也有跑到香港來的人。他們既有國家級知識份子、國際級商家,也有身無分文的築夢者,來香港時不知道會留多久,只是要「避世」。這句歌詞的重點是一個「若」,就是說「假如」「終身」在「小島」,就要以截然不同的心態面對。
一般歌曲說到這裏,自然應該不斷強調這「小島」有多美好,但《東方之珠》卻盡道繁榮背後的黑暗:「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小島中路本多康莊/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幾句極富前瞻性,說出香港表面上繁榮安定,「可喜的是眼前繁盛現狀」,但金玉其外,其實充滿計時炸彈,「風光」的只是「外表」,而「仍是絕望」的人,被表面的繁榮蓋過,只能越走偏鋒。這些「深層次問題」不能解決,無論怎樣正能量,也難掩心底的彷徨,而單單強調「獅子山下精神」的既得利益者,就顯得「何不食肉糜」。
那「東方之珠」的未來怎樣?表面上,是明天會更好的主旋律:「群力願群策/東方之珠更亮更光」,這是一種wishful thinking,「願」。而且歌詞也強調,來香港「避世」的上一代,也經過種種風浪,單是進入香港的途徑,不少已是驚濤駭浪:「念舊日信念何頑強/幾經風暴雨狂還冒巨浪」,故此一切不能沒有信念、沒有希望。問題是,昔日「信念何頑強」的一代人,似乎是頑強地求生、賺錢,都於頑強地建設香港,所以這一代人到了今天,一般極其保守,而且對新一代其實同樣頑強的精神,顯得毫不理解。
現實世界,卻是這樣的:「新的迫害/新的引誘/有正有邪/何處是岸」。「有正有邪」四字,尤為可圈可點:儘管1981年的香港,已比當下簡單得多,但還是充滿各種勢力角力,對一般人而言,根本不知道誰在操盤,英國、中國、美國、蘇聯,雖然都以香港為大棋局,局中人卻不能見全貌。到了回歸後,充滿「新的迫害/新的引誘」,究竟何以自處,不同人自有不同選擇,但無論選擇何方,都回應了第一句:「極目望/困惑而徬徨」。結果,甄妮本人選擇在台灣農莊終老,顧家煇定居加拿大,鄭國江留在香港退休,新一代TVB劇集演員以登陸中國市場為奮鬥目標,「有人仍是絕望」的一群比從前更絕望,但深信他們聽起這首歌,依然有不一樣的共鳴。
W
@恆智德 我可以答你波斯文化好忌火葬,即使係明清之交在中國用回回語的波斯人都認為燒左上唔到天,靈魂會係地府受苦。
上面條link度13thirteen 留言講番當時電視片段:
上官飛燕(韓瑪利): 天色已夜,府上重未點上燈火? 花滿樓(黄允財): 我忘記咗有客人係度! 上官飛燕: 有客人係度,你晩上才會點上燈火?! 花滿樓: 因為我係一個盲人,你哋總認為一個盲人就應該成日怒眉苦臉,終日意志消沉? 你可曾感受過,在深秋的時候,在遠山傳來一陣木葉的清香? 你可曾聽過,初冬時候,第一輪初雪,降在瓦頂的聲音? 如果能感受人生美好的一面,有時盲人比開眼嘅人活得更開心!… 語罷就響起歌聲………
ieong ieong補充話
上官飛燕不是要來聽花滿樓發表議論的,而是受青衣樓樓主霍休之驅使,來到引誘利用花滿樓,並把他的好友陸小鳳和西門吹雪等拉入圈套中,以達到清除心中隱患的目的,霍休清楚知道這幾個武林一等一高手,無論智慧和武功都屬絕頂,因此精心佈局,利用身邊的親信上官飛燕等,威逼利誘她們參與其中,設下重重陰謀詭計,引花滿樓等陷入這場佈局之中。
1982年無綫電視劇《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主題曲 作詞:黃霑 作曲:顧嘉煇
萬 水 千 山 縱 橫 豈 懼 風 急 雨 翻 豪 氣 吞 吐 風 雷 飲 下 霜 杯 雪 盞
獨 闖 高 峰 遠 灘 人 生 幾 多 個 關 卻笑他世人妄要將漢胡路來限
曾 想 痴 愛 相 伴 一 路 相 依 往 返 誰 知 心 醉 朱 顏 消 逝 煙 雨 間
憑誰憶..... 意無限..... 別萬山..... 不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