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咗被避免公眾誤解及帶畀相關團體地球法律風險,管理團隊決定終結友情連結機制。
:lomore-think: 宇宙國安法?
由保衛蒙語運動諗起,類似「某族」呢種表達應該算係共產中文?因爲中共嘅民族劃分應該係師承自蘇聯。
好似「漢族」一詞,以前應該只會講「漢人」。
仲有「滿族」-- 「滿洲人」,「藏族」-- 「藏人」
@親衛隊 應該唔算,清末已經有人提出相關概念,例如為推翻滿清而鼓吹漢族主義,立憲派就有多族共和,當然亦有梁啟超發明中華民族
我對「共產中文」嘅定義比較狹義,認為官方發明又意義不明不知所云或指鹿為馬嘅新詞先算係,例如反動、民族資產階級、人民民主專制,另外當然唔少得各種中国特色XX
另一方面,我認為數字命名都幾「共產中文」,例如一五計劃、三面紅旗
清末民初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入邊大把「漢族」
有一篇就叫種族類
不過查二十四史就確實無「漢族」一説
注:第一個「漢族」爲校勘補注,似現代人手筆;其他「漢族」都指漢朝廷對某某滅族
@Rehk 呢兩個都係簡稱,古往今來都有,唔算共產特色
@Rehk 喺 邊啲算係「共產中文」? 入面講:
反動
據説係和制漢語;呢個詞古已有之,指背道而馳,現代意義大概係逆潮流而動
《北齊書·楊愔傳》: 高歸彥 初雖同德,后尋反動,以疏忌之跡盡告兩王。
晚清好多社會科學書籍都係由日本人翻譯,翻譯時日本人將好多古漢語賦予現代意義,比如共和(周召共和)、革命(湯武革命)、社會(拜祭土地神的集會);同時又用中文創造大量新詞,比如細胞、元素
首先應該定義究竟乜嘢係「共產中文」
我理解係「共產黨治下推行嘅劣質中文」,包括幾方面:
西式中文:將英文逐字翻譯,使中文變得纍贅難明,如「熱烈歡迎」(warm welcome,歡迎),「正面評價、負面評價」(positive/negative remarks,好評/稱贊、批評 )
農民中文:中共幹部絕大多數係農民出身,自不然將農民話語帶入,如「真抓實幹」
「搞好經濟」;另一方面,農民讀書唔多,來來去去都係得幾句説話,比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脚」(自取其辱、玩火自焚、作繭自縛、自食其果、自作自受大把成語)
PS: 無話歧視農民,實際上粵語都大把市井俗語;不過中共呢班農民既自卑又自大,一味想排斥同改造知識分子,唔似粵語講究「三及第」同雅俗共賞
@恆智德 雖然「漢族」一詞要到清朝先出現,「漢人」就好早出現,最早見於《史記》入邊講楚漢相爭時蒯徹勸韓信自立爲王一段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
而民族意義上的「漢人」其實來自周邊民族 (Wikiless)
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在魏晉南北朝時「華夏人」開始出現「漢人」自我稱謂,而在此之前,「漢人」、「漢民」多為周邊國家對漢朝國民的稱呼
@恆智德 中共版反動應該唔同意思
@恆智德 數字命名好似係最出名嘅共產政權語法之一,師承蘇聯
@恆智德 我個人唔同意「農民中文」係「共產中文」,粗俗還粗俗,稱唔上「共產」,甚至可以話係有方言性質
@Rehk 我理解係「共產黨治下推行嘅劣質中文」
@Rehk 睇點定義潮流
中共秉持馬克思列寧主義,認定共產主義係大勢所趨,所以反對共產黨就係反動派
@Rehk 果然我估得無錯,孫文全集出現大量「反動」,下面摘抄幾例:
- 1924/09/24 致國際聯盟主席莫塔告英國首相麥唐納之矛盾行為電(譯文):英國政府揚言,如我政府採取必要之措施,鎮壓帝國主義者和反動分子煽動的廣州叛亂,英國海軍將採取敵對行動。
(1924年廣州商團 (Wikiless)係反動派,反對孫文軍政府北伐徵稅)- 1924/09/10 為實現民治告粵民三事文:原革命之目的,在實現民有、民治、民享之國家,以獨立自由於大地之上。此與帝國主義,如水火之不相容,故帝國主義遂與軍閥互相勾結,以為反動。
(帝國主義同軍閥係反動派,反對三民主義)- 1924/04/20 三民主義:民權主義 第五講:因為他們要排除歐美的勢力,所以和八國聯軍打仗,當時所用的武器,便是大刀。要用大刀去抵抗聯軍的機關鎗和大礮,那種舉動,就是當時中國人對於歐美的新文化之反動,對於他們的物質進步之抵抗。
(義和團係反動派,反對歐美先進文化)
@Rehk 呢個談唔上語法,不過係政策簡稱
可以話體現共產黨計劃經濟思想,乜都要定目標
@恆智德 以上係廣義「共產中文」
如果計狹義,即「共產主義」(馬列主義)+ 劣質中文,暫時恁到幾個:
走資派: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貧下中農:貧農 + 中下農 (Wikiless)
人民民主專政 (Wikiless):「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施專政」;毛澤東認為,「人民民主專政」即「人民民主獨裁」,並將其解釋為「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
@Rehk 無睇到我PS呢段?
無話歧視農民,實際上粵語都大把市井俗語;不過中共呢班農民既自卑又自大,一味想排斥同改造知識分子
其實分辨共產中文和正常中文非常簡單的。
1984有個概念叫做新話,共黨很喜歡發明一些新詞語,然後自己賦予它含義,這是語言污染的一種。
例如黨八股,新常態,側結構改革等等,一系列共產語法和詞彙,還有它的文風,其實都和正常中文有很大分別,大家多看看就懂了的
@愛吃牛的小蚊子 黨八股幾形象,特指中共官樣文章
新常態來自New normal (Wikiless)?10年之前都有人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係新詞,不過大家都明講緊乜,大概就係理順生產結構,提高生產效率
題外話,生產古時應該指生細路?和製漢語?
@恆智德 我覺得你不必要找古漢語拿來玩,這些詞語早已有之沒錯,但是匪幫很喜歡自己給它賦予一個意思(曲解它),這就出來一個新詞,雖然字面寫的一樣,但你國人對他的解讀卻很有共匪國特色,你看看黨八股,慢慢就懂了。
@愛吃牛的小蚊子 講明和製,都係日本人帶頭先
@恆智德 共慘黨這個詞,就是從日語翻譯過來的啦~
(匪幫外國勢力實錘了)
@愛吃牛的小蚊子 成個黨都全靠蘇聯扶植先捱到落去,人稱 盧布黨
不過清末民初無論邊一派(保皇、改革、革命),無外國勢力撐都玩唔落去
詞義唔應該祇睇佢嘅來源,「支那」就係典型例子
@愛吃牛的小蚊子 很同意你的看法
😂吹水po最多人覆
@親衛隊 有時見到好高深嘅語言學討論真係好難參與討論😂
肅反,鎮反,人民民主專政,右傾翻案風,走資派,中必嬴,下大棋,我兔腹黑等,共產中國先有
@Wetdiet 咁精神勝利法係自古以來,唔可以入共產中文數😂
「某某分子」嘅講法算唔算係共產中文?
知識分子、恐怖分子、港獨分子
中共好似好鍾意將一啲佢哋要貶低嘅人用「某某分子」嚟指代。
如果將「intellectual」譯作「知識分子」係文革呢個反智時代嘅產物,有貶義就一啲都唔出奇。
仲有「一次性交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