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咗被避免公眾誤解及帶畀相關團體地球法律風險,管理團隊決定終結友情連結機制。
:lomore-think: 宇宙國安法?
身為一個社工,社會民生同我既工作息息相關,香港房屋狹窄同貴問題由來以久。
而家人口密度係僅次於澳門,達到每平方公里6781.83人
但大家要記得,香港有24個郊野公園和22個特別地區係不能開發,仲有大量發展商地同丁權地
單純人口除以土地係計唔出房屋問題既嚴重程度,更唔好講大嶼山同西貢呢啲俾發展商買哂地名義上用黎保育既大片土地。
即使開發棕地,呢個問題都不可能在短時間來解決。
咁冇地,就唯有係已有土地上增加密度,起初係起好高既樓,同納米盤。
但問題係都追唔上房屋需求,劏房應運而生。
咁根據政府今年劏房問題報告,劏房有以下特徵:
劏房係標準既不合適住房,所以出現左好多俗稱「極劏」的劏房
https://youtu.be/TWSPYoeFNYo (Invidious)
大家真係好鍾意吹水區
Salam, 我舊底係南華早報都講過呢個土地問題,俾弟兄你參考下。
@虫文门 傳統,以前香港住港島北既有錢人會住騎樓,咁早期騎樓或者唐樓有浴缸同沖水馬桶係身份象徵,去到70年代比較常設,當年應該都冇諗過日後香港人口密度咁高,要搞到有劏房,當年就算係徙置區,都隨便僭建當隻眼開隻眼閉,所以生兩三個都可以。而家劏完真係寸步難行。
以我最近訪問既大南行一棟舊樓為例,呢度正規係15個單位,劏左40間。
其劏房密度高到好嚇人
坑口上蓋蔚藍灣畔,寶琳上蓋係Metro City,都係私樓,唔係公屋
@虫文门 係
https://youtu.be/0WP7Zdal2ZM (Invidious)
@虫文门 呢個係梗,應該寫白啲,唔好意思,簡單講就係「窮L沖乜涼,飯都冇得開」。佢地當時冇自來水,擔水桶沖涼,有時甚至唔沖涼,因為實在太麻煩,我有個阿叔後生時候都入過寨城生活左一排,聽佢講過因為缺水個廁所係旱廁。用廁砂舖底嗰隻,朝早會有倒夜香既人黎收。
今日攰,明天繼續寫文講下劏房問題,大把野值得講
等你更新,想睇。
@阿離 最近現實工作忙,電話響唔停,好多人求助,今日雖然有假,等我回一回mod先,之後會寫
@setimuni 嗯,晚點我也會去更新一下之前未完的帖子。寫那個比較燒腦細胞,而且未來也有可能加入你們,所以自己要慎重地想想怎麼表達。(粵語暫時還不習慣,暫時粵漢混用。)
@阿離 其實唔駛介意,求其寫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