嗰陣仲諗住睇下半場,而家關心有冇武肺新變種同埋小心蝗蟲全世界搶物資好過 :lomore-nosee:
仲諗住提醒大家小心班大中華膠衝出嚟情緒勒索,點知大中華民主派直接衝出嚟柒,今時今日透過social media全世界都睇得清中國人真實意圖,唔係三十年前靠幾個有頭有面嘅人講幾句就洗白到 :lomore-hoho:
除咗中華膠,仲要小心嗰班見大中華冇前途,臨時轉會扮激進、創作公廁民族呃飯食嘅諸夏支那人
有冇清晰族群邊界、真實反華意志其實唔難睇 :lomoji-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fuF7-waeQ (Invidious)
RFA 自由亞洲粵語
2016年4月29日,鄒幸彤與“本土派”的明日之星梁天琦在印度達蘭薩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以對話形式,探討當下香港人的身份、本土、國族與建國等敏感話題。
嘉賓:香港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 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
本台上星期五 (4月29日)在印度北部流亡藏人聚居地達蘭薩拉,邀請出席跨族群會議的梁天琦及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以對話形式,探討當下香港人的身份、本土、國族與建國等敏感話題。
梁天琦指,他沒辦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國歌有感覺。本土派提出香港人要有清晰的身份認同,並非在製造歧視,而是建立一個國族的必經過程。本土派提出 “公民國族主義” (Civil Nationalism) 是因應1997後的香港,被中共殖民統治。梁天琦說,他無法認同殖民統治者,賜予的身份。本土派是用 “解殖鬥爭”,以建立國族、主權為目標,凝聚一批有同樣生活習慣、使用同樣文字與語言,並有同樣價值觀,願意捍衛香港信念的人民。
80後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則說,“香港人”的身份與 “中國人”的身份並不衝突,每人都有多重身份。她亦可以接受講廣東話的地區獨立,“大中華派”與 “本土派”並不對立。她所關心,是建國作用不大;因為國家的疆界,阻擋不住中共的獨裁影響。鄒幸彤認為,要對準政權,只有中國民主化,方是香港最大保障。
畢業自英國劍橋大學的鄒幸彤自認是“大中華膠”與“左膠”,那“大中華膠”如何回應中共對香港的人口滲透?以及香港新興思潮認為:“民主化中國已經無望”,“去中國化” 才是最實際呢?
鄒幸彤與“本土派”的明日之星梁天琦,在本台以理性對話。週六的聲音專欄,先聽為快。足本視像,敬請留意本台衛星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