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共這次發動的全面戰爭。是準備充足的,也幾乎全押下去了。經典邏輯和法治邏輯。交互使用製造混亂。

  • 花生友 薯皮親衛隊

    [轉貼]中共這次發動的全面戰爭。是準備充足的,也幾乎全押下去了。經典邏輯和法治邏輯。交互使用製造混亂。

    分享自 LIHKG 討論區
    https://lih.kg/2274495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73768532652182&id=100000572262761

    來說一下正在發生甚麼事。
    中共這次發動的全面戰爭。是準備充足的,也幾乎全押下去了。
    身為華人更應該能理解(後面會說明)。

    準備地說,中共是拿著兩套道理:經典邏輯和法治邏輯。
    交互使用製造混亂。
    這是攻守兼備的套招。重點是知一而不知二的人最容易著魔,即是學者和法治人員。
    你跟他講經典邏輯,他跟你講法治邏輯。
    到你用法治思維,他跟你講這不符合經典邏輯。

    準確來說兩者有何差別呢。在於傳遞(Transitive)關係。
    經典邏輯對傳遞的嚴謹在於必須能完全證明前設的達致結果。而法治並不需要。
    舉例說,如果有人在法庭上已證明不誠實。他的所有說法都不可信。這是法治。
    這個案在經典邏輯下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即使有人謊稱其他事情,他說出一加一等於二都是正確的。
    而在經典邏輯下判案,有人即使在某事項給證偽,他在其他事項仍然是可信的。因為反駁必須給每個事項證偽。

    舉個生活的例子,學生作弊。
    學校常見做法是全卷零分。這是法治邏輯。
    如果老師只在特定時刻,捉著你做第十題時作弊。按經典邏輯,並沒有證據證明你第一至九題和其他答案都是依賴作弊。這樣連坐到整份卷零分是不合邏輯的。
    當然,我們並不認為這樣不妥當。反而這樣更合理。因為信用並不等於每個單次經典邏輯。

    對,是信用。
    這裡概念講的就是信用。

    小結。
    那麼以飽和造假為武器,以人民的信用犧牲保護為盾牌。可以做出甚麼呢。部份具體例子。

    例子甲。個別候選人突然多了十萬票?
    正式澄稱,這是手誤。在發現後已經重置。
    廣東話有說賊佬試沙煲。既然抓住了,這就是手誤。手誤優先序很低。基於飽和造假,法庭和公眾沒有餘暇去深入研究這是手誤還是失敗嘗試。
    即使抓住小魚,犧牲的也只是個人的信用。罪不及大魚。

    例子乙。差不多點完票,又突然多了票箱?
    據稱,說了先不計算。
    因為抓住了,就先不計算。同樣,飽和造假,失敗嘗試。犧牲保護。

    例子丙。死人投票?
    正式澄稱,系統錯誤。發現後已取消選票。
    飽和造假,失敗嘗試。犧牲保護

    3)規則漏洞。
    投票數高於註冊數。註冊數高於當地合資格投票人數。
    正式澄稱,系統錯誤。老外系統一直是這樣。
    聽到老外投票可以在投票日當天註冊,我當時就震驚了。
    身為華人,我們準備充足。為了子女大學,先預備名牌中學,先預備結龍小學,先預備一條龍幼稚園,先預備結婚(入學前三年)受洗。
    我們華人動輒廿年計劃。預先搬到名校區或租個床位租個信箱位,還要有整年正常金額電費單才算證明。
    你老外竟然可以隨搬即投票。對華人來說,這操作也太原諒了。

    有人提及,中共已經摸清西方遊戲規則。
    其實從海外物業個案,蘋果轉售個案,海外訂枱個案等,都足以顯示中國人已經摸熟西方信用系統。因此會奇怪外國投票制度如此粗疏簡陋。而狀況是愈來愈多華人進入這個無防備系統。

    這是合法。合不合理另算。

    4)情報操作。
    除了真實攻擊,掩護情報也已經出現了。
    包括把真實發生的事換個地方,或誇張其事,以達到混淆目的。
    例如某州多個十萬票,就改個州份隨機說其他州份也有同樣事件。某州有兩張死人票,就誇張成有十萬死人票。部份輔以過往的投票圖片。部份則提出觸動司法級別的情報,例如哪裡將會暴動等。
    這些不同層次的操作用來掩護真實攻擊,進一步癱瘓法庭系統和輿論。部份學者忙於分辨真偽,部份學者拾到稻草人如獲至寶。社交網絡和媒體則利用各種辨識資訊的空間來進行定時攻擊。事後可以刪文當沒事,也可以聲稱自己同是受害人。在混亂情況下,可能永遠不會有真相。即使最後有真相,其即時性已經滿足戰略目的,完成歷史任務。

    小結。
    現在公海你看到十條大選造假情報。
    當中 60% 是假的,純綷虛構,有些包括過去其他選舉貼圖等。有部份甚至是粗製濫造的亂碼字。
    有 20% 是內容和真相相若,但地點不對或內容誇張。以打擊真實事件的可信度。
    有 10% 是真實發生但內容存疑。以法治邏輯判斷可能只有薄弱證據。
    餘下 10% 是關鍵的。但會受到其他事件阻礙傳播和打擊信用。

    如果是一面倒影響可能薄弱,但在各佔一半下,足夠情報和關鍵位置,小規模造假就足以影響結果。
    出貓不要太高分。最漂亮的造假不會是大勝,而是僅僅夠票。
    總結來說這場戰爭就是通過超大量造假,以法庭無法即時處理的量作出攻擊。
    其實兩方早就公開宣告意圖。一方明言造假大隊經已就位,然後另一方也明言選舉不公會通過法庭處理。

    那到底幾假法庭才覺得造假呢。作弊要斷正多少次才能全卷DQ呢。那就看著辦了。
    美國司法系統是美國的事,也是全世界的事。

    中國華人就懂得鑽這個空子。
    我們懂得購買/預付蘋果機再轉手,沒賣家接貨就原額退費。這是沒有風險的商業行為。
    你以為人家原意是給你這樣使用的嗎?
    華人最懂得善用規則。

    曾經信用是需要建立的,來到現代變成與生俱來。每人生來就有信用。於是比起槍炮,中國人有更強大武器,(號稱)十三億人口信用。
    這在極權國家尤其有用。因為國家可以代理使用人民的信用。中共就直接操控十三億信用。

    有了基礎認識,我們來看看中共如何活用經典邏輯和信用,來操控現時的大戰略。

    1)武器:飽和造假。
    飽和攻擊是指瞬間釋放超出防禦系統所能承受的攻擊。
    這裡的防禦系統是法庭。法庭程序每跑都是時間和金錢。動輒算上一年半年,還未算上訴。你認為一票的造假可以查證嗎?不查證又是否公義呢?如果有那邊十票造假、這邊只一票,公義可以有優先次序嗎?儼如火車難題。
    事實是,我們只能處理影響最大,後果最嚴重的個案。次一級的只能延遲。更多的只能忽略。對,較小的公義只能放棄。
    因此,足夠人多就可以癱瘓公義。而連續造假並沒有後果。

    2)盾牌:犧牲保護。信用轉移。
    如果捉到某造假票支持特定候選人,這代表該候選人造假嗎?
    並不能。我們不能像出貓那樣去取消整個考試分數。我們只能取消該題(票)。
    因此,通過飽和造假。我們可以抽出確認的造假,但沒法子抓出未能確認的造假。而這種代理造假,基於罪不罰疑(法治邏輯),主犯無需承擔任何代價。
    造假票只有順利流入和未能流入。並沒有任何負面後果。
    換言之,人民可以以自身信用為風險,以超過自身信用份額來支持候選人。候選人一方面接受了這個信用份額,但給抓包卻可以全無責任。那對於其他只使用自身信用的候選人就有巨大的優勢。

  • Citi

    無眼睇,五毛出嗮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