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東亞整體民主化之後,邊種格局對中國以外嘅國家最有利?

  • 花生友 薯皮親衛隊

    「東亞整體民主化」係指所有大東亞範圍內嘅國家都符合現行主流嘅民主整體標準。

    呢度祇討論國界線嘅問題。

  • 花生友 薯皮親衛隊

    「傳統漢地」嘅範圍我係參考「China Proper」嘅定義。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na_proper (Wikiless)


  • 对外国最有利的当然是中国解体,解体到越小越好,永远陷入内斗。

  • 花生友 薯皮親衛隊 @訪客

    @九頭鳥 如果係分得越細越好,就冇人爲咗「中國市場」奶共啦:lomore-clown:

    隊冧中共其中一個顧慮就係產生十億難民點解決,邊個喐手邊個要負責😂

  • @親衛隊

    @親衛隊 在现在科技条件下,对付十亿难民没那么难吧。
    武汉肺炎初期,各省都开始割据破坏交通。与中国结邻的国境线只会封锁更严而已。


  • @藺礎 说的是对外国最有利的情况。看清楚标题先。


  • @藺礎 随便说一个国家,日本就不希望中国统一,所谓的在华利益才多少?跟一个分裂的永远无法出头的混乱东亚大陆比起来,日本完全愿意牺牲短期日企在华的所谓经济利益。后者才是长远甚至永远称霸东亚的路径。


  • @藺礎 日本可以和欧洲合作 可以和美国合作 就是不能和中国合作 地缘政治决定了东亚只能出现一强,要不就是中国压倒日本,要不就是日本压倒中国。即便是融合也是要在产业链上完全分离,日本高端,中国低端。这也是为什么在反华方面日本比美国更加积极,只是日本只做不说而已。所以让人没有察觉到什么。

    你所说的东亚联盟想法,在孙文时期就有过,但最终产生的是日本侵华,并非平等互利的发展贸易,相互促进。


  • @藺礎 我在日多年,对日本不会看错的。承接低端产业国家多的是,越南印度东南亚,非要依赖中国?况且未来技术更新,人工参与部分只会越来越少,一旦完成全机械化,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依靠出卖劳力的第三世界国家,就再也无法通过全球化获得利润了。

  • Citi

    @藺礎 憲政化首先同獲得科技就冇必然聯繫,冇科技邊有產業呢?

  • Citi

    @藺礎 有錢、有教育資源(終歸仲係有錢)重要過憲政化,唔通真係惗住人手一支筆、唔使上大學學tensor就搞相對論咩;噉就真係民科扒扒走、分分鐘超英趕美,衹不過呢趟唔係煉鋼啫。其實呢個攞錢搞科研、攞科技揾錢真係個蛇頭咬蛇尾嘅問題……講真,我個人仲係傾向於technocracy,可能同我本身係個"techno-crazy"有關……

  • Citi

    @藺礎 不過開放嘅學術環境梗係重要嘅,至少會少啲政治干涉,但係跟(未受教育嘅)民眾冇乜關係。而真正消除學閥嘅話唯有靠普及(有效嘅)教育,講真又係教育資源……

  • Citi

    碰啱睇到一篇文:http://archive.today/eotzl

  • @玭玻邦

    @玭玻邦 感觉你的思维是理科思维,和你讨论的那个用户应该是文科生,片面强调社会体制的因素。其实我认同你所说的科技发展和民主自由没多大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搭顺风车。遇到科技革命跟上发展脚步,立刻就能跨越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技术壁垒。

    台湾、南韩就是抓住了上世纪战后70、80年代电子科技革命浪潮,搭上了顺风车最好的例子。但是这些第二世界国家和美日一比,发展差距立刻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台积电所用的晶圆生产设备例如光刻机这类产品台湾自己就无法制造,必须依赖在前几次科技革命累积出成果的国家供应才行。光刻机就是荷兰厂商生产的,里面的精密元件又是美日供应的,这样一对比,台湾和第一世界的差距立刻就能看出来。其实从产业链中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各国在产业链中的排名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的歧视链。现在中国什么高端产品都做不出,一个稍微好点的芯片都做不出,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水平。

    民主自由这些其实是在维护人类尊严以及平等方面具有作用,跟科技进步确实无关,否则印度、蒙古、马来西亚早就实现民主了。为何科技没有产生大跃进呢。

  • @訪客

    @九頭鳥

    簡單地講就是西方有幾千年或者說有從中世紀開始的科研積累,西方很多搞科研的,有很多東西當時看上去都是沒有用的,但是這些理論在幾百年後第一次尤其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效果。隨便舉例,比如電、磁學那一塊,比如海蒂·拉瑪創造的3g通信技術。還有一群做大死去搞化學研究的科學家,很多科學家因為研究放射性元素而死去,還是默默無名地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記載。然後如果不管去閱讀數學史還是物理史亦或其他領域的歷史,都會发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這些不同領域的大拿往往都有很深的“近親”淵源,不是經常跨國書信的摯友,就是師生之間的關系,或者祖師爺之間的關係。

    然後還有教育這一塊,西方很早就普及中小學教育了,像是美國建立第一個州沒多久後就立法了大於等於50個人的村落就必須村民集資建立一所小學,100人以上的村落必須建立中學。

    里面很多精神,比如踏實做事,默默無聞,都是中國人做不到的。中國人基本搞點什麽就要炫耀,基本就是做不到悶聲发財的。所以我很早就給出了一個觀點並且實際的方法論,就是必須走千年文明改造與積累工程的道路。而要這條路走成功,不是一代兩代人就能做好,而是數十代人這麼走下去。那麼必須就要有一個綱領性的思想,但是這絕不是普通思想能辦到的,也不是一個兩個朝代能做到的,那麼要完成這條路,只有依靠宗教。事實上,歐美那些大拿,看他們的族譜或者師徒關係,如果往上一代代翻閱的話,就會發現最初那幾代人,無論搞什麼研究,動機都是為保護依靠教會秩序建立的社會,或者維護教皇統治,等等。

    現在中國處在治世的情況下,我們這代人就好好學習吧,踏實給子孫後代積累點東西,比如說做點科研積累,思想積累,未來亂世的應急預案。不要整天不學無術、混吃等死,等到數十年或者百年後中國重回亂世,我們的子孫後代像1840年的那代祖先那樣,面對英國打進清朝一樣手足無措,翻老祖宗的思想也沒翻出什麼花樣,然後面對文明洪流慌不擇路,選到了最差的那條路就好。

    PS:對所有大陸出身的鍵政人想說的

    治世就好踏踏實實地做治世該做的事,不要整天想著戰爭和動亂;
    亂世就好好面對戰爭,到那時候想做學術積累,沉浸在治世的夢裡就叫不務正業。
    生在什麼時代就做什麼事,踏實點。這是很多人應該學的做人第一課。

    我們近代的祖輩已經夠混吃等死、不學無術,讓我們吃盡苦果了。那麼我們大陸人是不是要給子孫後代一個更高的起點上呢?

  • Citi @訪客

    @九頭鳥 雖然如此,但學術自由畢竟仲係重要嘅

  • 花生友 薯皮親衛隊

    :lipig-hehe: